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中国已受到重视并得到了应用,到2008年底,各地累计建设226个部级、365个省市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突破4000万亩,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9亿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面积达到3.5亿亩。实施范围由早作农业区到灌溉农业区、由农田到退化草场、由北方到南方不断扩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由研究试验阶段逐步进入示范惟广阶段,及时总结各地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改进和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对促进我国保护性耕作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机制
1、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特点
在我国大范围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四个主要特点对应用推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是区域性。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践的丰富,人们对其核心理念的理解进一步深人,实施领域范围不断扩大,但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仍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各地必须因地制宜,在推广实践中加入适合当地生产的特殊技术内容,才能有效解决实施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样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机型也不可能适应所有地区,在推广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种植制度、种植规模等实际进行改进,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综合性。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它是一种新的农业技术体系,是农业耕作制度的变革。它涉及到人的观念和技能、作物种植制度、栽培工艺、配套机器系统、运行方式与机制、评价体系及政策保障等;集成了农学、草原、土壤、植保、环境资源、农机、经济等诸多学科技术;包括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既有一个地区作物轮作的循环过程,也包括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因此,不能认为实现了免耕播种就实现了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农业系统工程。
三是复杂性。我国地域辽阔,平原山区、土壤类型、积温降水等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各种农作物以及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形成不同的残茬秸秆覆盖形式;各地种植习惯、栽培技术、耕作方式各不相同,有平作与垄作、旱作与灌溉、条播与穴播等等;一种农作物在不同地区的种植行距等农艺要求千差万别;各生产单位土地经营规模、机器动力有大有小,人员素质有高有低。所有这些生产条件的多样性、农作物和农艺要求的差异性,决定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机具系统的复杂性。
四是长期性。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显著的效果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如秸秆腐烂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就需要多年实施,减少水土流失在较大区域改善生态环境既需要实施面积连成一片,形成规模,也需要长期的实践;小型机具和技术的适应性如收获玉米后免耕播种秸秆堵塞及作业质量问题等,需要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深入研究逐步完善;转变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农民中多数人需要时间来评估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风险和效益。总之,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推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是指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操作系统内部各个要素 (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持续发展动力的过程和方式。建立推广长效机制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要在适宜地区广泛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因此,保护性耕作推广必须与农机化运行长效机制结合才会有生命力。目前,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形成了由政府宏观指导扶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调节作用,农机投资和使用主体农民、农场和农机服务组织等,采用农业机械自有自用和共同利用的方式,开展机械化作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有序竞争、自我激励、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运行长效机制,也是建立推广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主要途径。
建立保护性耕作推广长效机制的核心首先是政府、生产者、使用者的目标一致,农民关注的主要是可见的自身经济利益,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政府要保障在农民增加收入、农业稳产高产、减轻劳动强度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者获取利润的经济目标以及国家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和生态战略目标。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政府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只能科学引导、政策扶持,如内蒙古、甘肃等地区适合于种植马铃薯而且经济效益较高,但收获马铃薯需要翻地,当地技术部门通过试验建立了带状保护的技术模式,使生产与生态的矛盾得到解决,农民也愿意接受,目标得到统一。其次是取决于政府、生产者 (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使用者 (农民、农场、生产服务组织)推广机构及经销商、科技示范户等的作用发挥和协调配合,而生产者和使用者是最重要的主体,推广机构服务于上述目标,是联系各方的纽带和技术转化的桥梁。由此形成农民、农机户、生产服务组织和生产企业、推广机构与政府间的协调互动,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有机结合,达到各方利益共赢,方能产生并形成充满活力、持久不衰的推广运行机制。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广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纳入政府推进日程,并按市场机制运行的正确决策,实施效率是高的。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与适度的政府干预最佳结合的产物,推广应用也是如此,依靠市场机制进行引导调节,依靠政府行政进行推动和保障,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推广中的市场行为体现为企业依靠市场机制的推销活动,实际也是一种推广活动,如"小四轮"、农用运输车等的广泛应用,这类农机产品都迸人成熟期,通用性也较强。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关注解决的是公益性服务或短期效益不高甚至根本不存在短期效益的领域,如农业技术科研开发等方面,推广中的政府行为体现为行政主管部门投资组织的推广活动,如生态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
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在研究试验过程中的风险和农业弱势产业的基础地位,这些都是公益性特征,应该是政府扶持投人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农业部及地方政府对保护性耕作的投入,在试验阶段重点用于技术研究、机具研发和中试、创办试验区开展适应性试验等;在示范阶段启动示范工程,重点用于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基本田、培训农民示范户、补贴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等,优惠幅度高于一般购机补贴;在推广阶段重点用于宣传培训,实行购机补贴政策扶持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大范围应用,安排生产资料补贴调动农民积极性等。2006年,农业部和北京市达成共识,利用三年时间使北京的主要粮食作物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建成首个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示范省市,为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整体推迸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农业部与北京市政府共投入1.1亿元。政府的作为有力地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建康、快速发展。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应用上,应以农民增加收入、农业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节约农业资源、减轻劳动强度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在政府宏观扶持指导下,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适应农业机械化市场化运行机制,调动农民、农机户、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生产者、推广者的积极性,建立与政府协调互动,充满活力的推广长效机制,保障和推进保护性耕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一)保护性耕作推广的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推广活动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这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成功的关键。同时·应结合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和作物种类,采取适宜的技术模式,选择确定适用的保护性耕作机具。
2、坚持政府扶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和惟广应用的扶持,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注重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效果的宣传,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坚持多方合作,共同促进的原则 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政府的职责,要农机与农艺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发挥农机、栽培、土肥和植保等领域专家和机构的积极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强基础研究,集成创新适合不同地区的环保、高产、低耗的生产技术模式,共同促进保护性耕作发展。
4、坚持重点突破,协调推进的原则 推广要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程序循序渐进,根据生产条件和掌握技术的情况先易后难,选择条件好的适宜地区重点突破,及时协调推进周边地区和农民主动应用,形成连片规模以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5、坚持效益兼顾,服务配套的原则 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使它们协调发展,达到整体效益最佳。应积极地开展与推广有关的综合服务和部门之间的协作,通过单个环节的配套服务和多个环节相联系的系列化服务,帮助农民得到需要的技术、物资、资金贷款以及产品加工销售等,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程序
《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要求,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产品,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程序实际上也是推广工作的步骤。推广基本程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试验、示范、推广"三个阶段,包括 "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服务、推广、评价"等七个步骤。
1、项目选择 在分析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产条件、生产状况、技术习惯、农民的需要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障碍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项目选择的原则,进行项目预测、筛选和初步确定,并对技术明显不足或不适应部分进行改进或者是组装配套,然后制定试验、示范、推广等计划。对确定的重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论证。最后编制出完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方案和项目推广计划。
2、试验 试验是推广项目的前提,进行正确的试验可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推广价值的评估。掌握保护性耕作推广试验的方法,对推广人员搞好惟广工作十分重要。在推广过程中,进行小区试验是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引人本地、本单位,在较小的面积上或以较小的规模进行试验,目的是探讨该项技术成果在本地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多点试验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验证新技术的可靠性。通过试验,掌握农艺过程和操作技术,对新技术明显不适应的部分在试验中加以改进,获得第一手资料,直接为生产服务。
3、示范 示范是推广的最初阶段,示范的目的既是进一步验证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应性和可靠性的过程,又是树立样板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自觉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过程,同时还要逐渐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使用面积,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目前我国多采用科技示范户和建立示范田的方式进行示范。示范适应了农民眼见为实的心理,因此,示范的成功与否对项目推广的成效有直接的影响。
4、培训 是指导和传播技术的过程。保护性耕作技术一经进人示范阶段,就要开始着手做大面积推广的准备。如何使农民尽快掌握新技术,最好的方法是对农民进行培训,这是政变农民行为和提高农民素质最好的方法之一。培训的方法有多种:(1)举办培训班;(2)开办科技夜校;(3)召开现场会;(4)巡回指导、田间传授和实际操作;(5)建立技术信息市场;(6)办黑板报、编印技术要点和明白纸;(7)通过广播、电话、电视、电影等方式宣传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以上方法,使农民逐渐了解、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
5、服务 这是技术指导及物资、资金的供应过程。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需要行政、供销、金融、推广、机具生产企业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为农民进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技术、物资、资金、产品运销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农民尽快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做好产前市场与价格信息、产中技术指导、产后运输销售等服务;为农民做好采用新技术所需的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供应服务;帮助农民解决所需贷款的服务。因为这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开来的重要物质保证。没有这种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就谈不上迅速推广。以上几方面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6、推广 这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范围和面积迅速扩大的过程,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向物质形态的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也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需采取宣传、培训、讲座、技术咨询、技术承包等手段,并借助行政力量以及资金、物资结合,才能使新技术在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乃至一个省或全国推广开来。
7、评价 评价是对推广工作进行总结的过程。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生产条件也是不断变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不可能完全适应生产发展的变化。因此,在推广过程中,应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基本结束时,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价,以便再研究、再提高,充实、完善所推广的技术,并产生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成果。对推广的技术或项目评价,技术经济效果是评价推广成果的主要指标,同时,也应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以便对推广成果做出全面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应该指出的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不管进行到哪一步,都应该有一个信息的反馈过程,使推广人员及时准确掌握项目推广动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推广工作耍遵循推广程序,但更重要的是推广人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和运用,不可生搬硬套。
(三)保护性耕作推广程序的灵活应用
保护性耕作推广程序的七个步骤中,试验、示范、推广是保护性耕作推广程序中最基本的程序,亦称"三大阶段",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有很多情况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但实际上都是“三大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
1、组织观摩学习 在同一自然条件下,由于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思想观念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先进地区大面积推广开来,而落后地区还未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农民到外地参观,运用示范等各种推广手段直接进行推广。这时,推广部门就可以不重复进行试验而直接多点示范并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的好处,使这项技术达到尽快推广的目的。
2、及时总结规范和推广已形成的技术 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保护性耕作实用技术,对于这样的技术,推广部门再进行试验、示范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推广部门应在及时测量整理有关数据、总结关键技术要点的同时,采用召开现场会的方式在同类地区大力宣传推广。
3、协同攻关,加快成果转化 由科研单位针对某一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成果,可结合中间试验进行多点示范,加快熟化,以利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进程。也可以"科、教、推"三结合的形式建立协调小组,分工协作联合进行项目攻关,由"科、教、推。协调小组统一制定试验研究方案和示范推广方案,经攻关人员在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研究后,筛选出优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并进行了示范。这样的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后,可直接在适宜地区推广。
4、技术集成推广 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项目的推广,由于综合组装的技术多数都是在当地进行多年摸索的单学科技术或是正在推广应用的各项技术,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所以组装起来后就可进行示范推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方法是推广部门、推广组织和推广人员,为达到保护性耕作推广目标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法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体的不断创新,推广方法也更加千富,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申可供选择的推广方法也有了更大的空间。按照传播方式,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分为三大类: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和个别指导法。
1、大众传播法
分为印刷品媒体、视听媒体和静态物像媒体等三大类型。
2、集体指导法
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工作布置会、经验交流会、保护性耕作专题讲座、科技报告会、培训班等
3、个别指导法
农户访问、办公室访问、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电脑服务等形式。
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区域性和复杂性,各地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技术工艺模式,对一个具体地方来说,选择技术工艺模式涉及很多因素,包括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种植制度、耕作方式、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应用者素质和愿望等等,正确的选择技术工艺模式可指导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顺利实施,也是选择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依据。
三、做好基础工作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新的技术,在一个地方开始推广时一定要做好基础工作,技术一定要到位,真正能体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发挥保护性耕作的作用,若起步时工作没有做好,影响作物的播种效果,降低了单产和农民的收益,不但不能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反而会使当地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失去兴趣和信任,在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后,若再想在此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会难上加难。为少走弯路,尽量避免给农民造成损失,在免耕播种机推广应用环节上,应注意下面儿个问题。
1、推广人员要了解掌握免耕播种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新理论和新知识,免耕播种机也是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机具,有些免耕播种机生产企业的技术服务人员,尤其是后发展起来的企业的人员,对免耕播种机的使用特性也不十分了解。项目县的一线推广技术人员,对培训农民正确使用免耕播种机尤为重要,他们不仅应了解和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了解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论、作用、技术路线和技术要点,还要掌握免耕播种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较好地向农民宣传,较好地指导机手作业。因此,加强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提高推广人员学习的自觉性,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前提。
2、选择操作技术熟练的农机手为突破口 免耕播种机的最终使用者是机手,机手的水平对免耕播种机的使用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经验的、熟练的机手不仅熟悉当地种植农艺对作业的要求,还能及时掌握所用机具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在作业时,他们可以根据土壤的墒情,调节适宜的播种深度;可以根据机具对秸秆和地表的处理能力,控制合理的行进速度,确保播种效果,能起到较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3、种子准备及要求 良种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粮食增产因素中良种的贡献率一直居于首位。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由于土壤保水多、实行深施化肥、秸秆还田改善土壤肥力等作用,更能发挥良种的增产效果,因此,在播种前,应首先选择适应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良种。要求种子发芽率95川以上,净度98%以上,对精播作物如玉米等还要求籽粒大小均匀。如使用自留种,必须进行精选。
4、播种量可根据当地的产量水平、种植要求和习惯确定,一般与传统播种的播种量相同即可。虽然,可能有少量的种子由于在秸秆残茬覆盖地上免耕播种出现过深或过浅影响出苗率,但对小麦等分羹能力强的作物来说,由于水分多,分臻好,足以保证单位面积的穗数和产量。在一年两熟区玉米收获后免耕播种小麦时,由于可能有部分种子播在根茬上或玉米苞叶上不能正常生长,可考虑适当加大播量10%左右。
5、药剂拌种是防治常见病虫害约有效途径。因此,应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播前拌种或包衣处理,达到防治地下害虫、病菌等目的。也有的种衣剂含有作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在我国目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部分地区仍然采用各家土地用各家种子的现象,每家播种作业完成后,往往需要将播种机种箱中的剩余种子和化肥清出,而拌种后的剩余种子却没有其他用途,这给实行拌种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各地农业和农机部门需加强组织与宣传教育,争取实行统一种植。
6、化肥准备及要求 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需要吸收十几种不同的元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氮、磷、钾。如果缺乏某一种元素,即使其他养分供应充足,作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中的要求,在播种同时施肥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重视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化验结果、结合作物种类及产量指标所确定的氮、磷、钾施用量及其比例,也包括其他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实行配方施肥有利于实现土壤养分平衡,减少某些元素施用过多、作物无法吸收造成的肥料浪费和某些元素施用不足造成的对作物正常生长的影响。
(2)使用颗粒肥,以免排肥器堵塞。市场供应的有粉状肥、晶体肥和颗粒肥几种,一般粉状肥和晶体肥吸湿性强,吸湿后会产生潮解,流动性变差,黏结力增大,容易造成排肥器和导肥管堵塞,有时还会在肥箱中架空无法排出。因此,为保证免耕播种施肥时施肥量准确,要求选用颗粒化肥,且应在施肥前进行检查,对已出现的黏结块进行破碎后 (一般不能有大于5mm的结块),才能加入肥箱进行施肥作业。
7、严格控制播种作业质量 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耕作条件下播种时地表条件较好,播种机播深相对容易控制,而免耕播种机的播种条件差,不仅地表坚硬,人土难,表面还有秸秆,易雍堵,播种深度不易把握。另外,带状旋播机播种后形成的垄埂上的土很容易向垄沟滑落,尤其是在出苗前浇水或遇到下雨,垄埂上的土更容易向垄沟滑落。因此,把握好适当的播深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一年两熟地区玉米收获后播种小麦时,小麦的播种行距小而玉米秸秆量大的矛盾,对小麦兔耕播种机的作业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在播种前,一定要根据机具的通过性能,做好播前秸秆、根茬处理,同时,精心调整播种机,保证播量、播深和覆土等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注意的问题
1、强化示范项目带动作用
通过建设项目示范区,确立当地的主推技术模式和工艺流程,确定适合当地的成熟机型,培养实施推广技术的技术人员和农民队伍,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选择农机化基础好、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有需求、地方重视、技术人员有保证的地区实施示范项目,以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科学使用示范项目资金,重点用在宣传农民、培训农民、对比试验上;培养农机大户,扶持他们购买或改进机具;根据农民的认识变化,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支持重点,依靠农民实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带动地方的投人,鼓励各地开展试验示范,从地方项目区中择优选择安排国家示范项目。
2、重视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受益者最有积极性推动该技术的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实施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推广机构、农民、农机手、技术人员等。通过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政府的支持;通过宣传保护性耕作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增产增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推广应用新型机具、新型药剂,让生产企业看到潜在的市场,发挥企业的推动力量;通过提高机具作业量、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机手的效益,吸引机手的参与和认同;通过经费支持和适当的表彰,激励技术人员的热情,从而发挥相关方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良好局面。
3、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效果的监测
巩固优化监测点布局,完善监测规程,明确监测内容,确定责任单位和人员,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示范推广工作,持续跟踪,长期监测,可以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长久效益;注重对土壤中水、肥及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变化情况,生产成本,作物产量变化情况,病虫草害变化以及对环境影响等情况的监测,强化对监测结果的汇总、分析和研究,可以科学评价实施效果;注重监测数据的交流和共享,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率,可以为深入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4、重视传统机具的更新和淘汰
有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示范点在项目期结束后,出现应用面积下降等反复现象,除去因保护性耕作技术显效期长而农民所得实惠不明显及长效机制未完全建立等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项目区原有传统耕作机具还在,不能、也无法强制农民不再使用这些机具。项目结束后,监督力度减小,作业补贴取消,这些传统机具又开始使用。针对这个问题,可采取改造和淘汰两方面的措施。例如:对传统钵式犁,主要是改造,可将犁锋更换为凿式深松单体,犁架等原结构不变,用这种简单的办法使钵式犁变成深松机,还可减少投资,节省资源;对传统播种机,主要是淘汰,这是因为常规播种机与免耕播种机在结构、强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改造难度很大,一般很难实现,且经济上也不划算。因此,要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探索"旧机抵资更新"和"旧机回收改造"等有效可行的淘汰办法。
五、保护性耕作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为做好保护性耕作项目管理工作,农业部先后组织制定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试行)》、《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试行)》、《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监测规程(试行)》和《保护性耕作项目检查考评办法(试行)》等技术文件和管理规范。在每年发布的《保护性耕作项目指南》中,对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成立实施机构。要有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小组一定要由县政府领导牵头,把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技术指导组由农机、农艺等技术推广骨干组成,负责技术指导工作。
2、严格把握技术标准。要按照各地情况,确定当地的技术路线(模式)。省级管理部门一定要审核各地的技术路线(模式),技术模式不宜过多。
3、严格资金使用。
(1)项目资金一定要专款、专帐、专用。
(2)按规定的用途使用。
(3)严禁挪用项目资金。
每个示范县中央财政县均投入20万元。中央资金主要用于示范区建设、宣传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其中,示范区建设资金占60%,主要用于仪器设备购置与更新、对比试验和实施补助等;宣传指导资金占20%,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印制宣传资料和开展专家指导等;技术培训资金占20%,主要用于对技术骨干、农机手和实施区农民的技术培训等。中央项目资金原则上不用于购买机具,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资金按照购机补贴政策有关规定执行。
4、分级管理。省级农机管理部门对项目县实施日常管理,包括审核实施方案,进行技术指导,开展项目检查和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农业部对项目县进行抽查。
5、实施周期管理。原则上5年一个周期,每年淘汰制。在列入省级项目县2年的基础上,择优列入部级项目县,对实施不力的项目县每年都要淘汰一部分,对实施好的项目县给予滚动发展,连续安排3年。第一年也就是新建项目县每县新增实施面积1万亩,第二年也就是续建项目县县新增示范面积2万亩,第三年也就是滚动项目县每县新增示范面积3万亩以上。3年结束后,实施面积要在6万亩以上。
6、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时,需要密切关注病虫草害问题、稳产增产问题、长效机制问题等。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病虫草害的防治与传统条件下有所不同,要加强技术指导,进行适时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综合防治。稳产增产是保护性耕作的生命线,达不到稳产增产,就意味着技术的失败。这就需要我们采用适合当地情况的技术路线,选择适宜的播种量和播种时间。长效机制问题涉及到实施效果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要选择种粮大户、规模农场和农机大户,体现规模效益,让技术使用者尝到甜头,才能长期坚持下去。农机局长、推广站长要把保护性耕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而不能仅仅当作项目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