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专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建设新村庄 |  
                  | 2005-11-7 |  
                  |  |  
                  |  |  
                  |  |  
                  | 
                      
                        | 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词语的使用频率日益增高,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国内部分专家和学者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论坛上提出,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仅仅是建设新村庄。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庄建设,新的村庄规划建设应该是新农村建设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而村庄规划建设能搞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城市对农村支持程度决定的,所以建设现代化农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他还提出,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也不是一回事。农村有农村的特点,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与城镇建设混在一起,以至于最后分不清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建设。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光庭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建设新乡村,而不是新农村”。农村和乡村是有差别的,农村是从事农业的人住的一个居住点,而乡村里面居住着各种各样的人,并不一定以农民为主。他说,农村是城市的母亲,所以在中国不能提出消灭农村的口号。中国应当保存相当大的、多元的居住形式,“多元化是人类的需求,也是我们中国国情所决定的”。
 上海市农委农业政策高级研究员顾吾浩表示,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也不是把所有农村变为城市,把所有农民变为市民。而是根据城乡不同的功能,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实现城市郊区化,农村城市化,并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同样的现代文明。
 陈光庭提出,在我国目前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主要任务应该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中国乡村的居住人口将来是农业人口在减少,其他人口在增多,“宜居城市在北京只能产生在郊区,而不是王府井和西单”。
 |  |  
                  | 
                      
                        
                        作者/出处:中国农业信息网
                      阅读次数 [11290]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