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我省农机化试点取得成功 |  
                  | 2005-11-9 |  
                  |  |  
                  |  |  
                  |  |  
                  | 
                      
                        | 正因为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德惠市同太乡八家子村用50个劳动力就做完了过去910个劳动力的庄稼活,而其余860人都去从事非农产业,今年人均收入可以突破6000元。这就是我省农机化试点乡镇的一个缩影。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从2002年开始,在粮食主产县进行全程农业机械化试点。目前试点规模已经达到9个县(市)的10个乡(镇、场)。经过3年多的努力,这些项目区探索出了“由种粮大户牵头,实行股份制经营”、“由大企业承包,实行反租倒包经营”等几种农业机械化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各试点项目区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公顷下降650元,比传统耕作方式降低15个百分点;粮食成本平均为0.23元/斤,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4元/斤),已接近美国的水平(0.18元/斤)。每公顷增产10%。
 转移大批劳动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农业机械化试点项目区域内的农民普遍受益,据测算,人均增收达425元。更喜人的是,由于实行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为更多的农民从事经济价值较高的棚膜蔬菜、畜牧养殖和其它产业增收创造了条件,使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以榆树市弓棚镇项目区为例,靠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使87%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发展畜牧业、运输业和棚室经济。弓棚镇荣誉村4组张海青,全家6口人,责任田及承包地共计10公顷,均加入了农机合作社。2004年获得纯收入8万元,其中,土地种粮纯收入4万元,生猪养殖纯收入3.6万元,运输收入0.4万元。 (来自:吉林日报)
 
   |  |  
                  | 
                      
                        
                        作者/出处:长春市农机信息网
                      阅读次数 [11743]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