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4年第11期 |
2004-11-15 |
|
|
|
镇赉县农机局软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大
镇赉县农机系统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整治力度,严格规范行政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抓好“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首先,实行聘用制。2001年9月,镇赉县农机局开展了“双聘双选、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个人演讲、民主测评、笔试、组织考核等程序,使一批懂业务、会管理、通法律的行政管理人员脱颖而出。有3名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7名年轻的同志当上了监理员,有5名不称职的监理员落聘进入待岗培训,有4名老同志内退或调离监理队伍,实现了执法队伍的年青化和正规化。其次,组织培训学习。确立了以“三定”、“三结合”为主要方式的学习制度。即业务理论学习定学时、定内容、定收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统一考试与抽查测验相结合。重点学习《吉林省农机管理条例》、《吉林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农机监理业务知识及上级有关软环境整治方面的文件精神。 二是强化制约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农机监理员的执法行为。坚决禁止监理人员在国、省、县的公路上设卡、检车和收费;在田检路查中要坚持“重教育、多服务、少滞溜、不处罚”的原则,对违章车辆进行说服教育,搞好宣传;严禁强行有偿服务,绝不允许只收费不服务的借审批、办证(照)之机搭车收费;县境内进行杂粮杂豆和大牲畜交易的车辆,一律不准扣车、扣证;杜绝一个人单独执法和野蛮执法、粗暴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偏亲向友的现象发生。同时,在县监理站成立了农民咨询上访接待室,设立了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农民监督,使监理员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制约。 三是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实效。建立了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抓,站、校长为具体责任人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联动责任体系。同时,局党委与下属各事业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为反馈信息,核实情况,局里组织有关人员,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深入农村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调查,征求意见,及时纠正和解决各种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 二、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以实施政务公开为重点,增强农机监理工作的透明度。主要是对农机监理站的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办事人员、办事程序、管理目标、收费标准和依据、投诉电话等采取有效形式向社会和管理对象全面公开。监理人员在执法执纪中,做到着装整齐、持证上岗、挂牌服务、亮证执法。 二是以落实社会服务承诺制为重点,开展创建“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活动。在活动中,践行八项服务承诺,执行八条工作禁令。农用拖拉机落籍实行一条龙服务,30分钟之内办完所有手续;年度检审、核发牌证(照)及驾驶员考试服务到乡镇;田检路查有便民技术服务措施;事故处理做到及时、公正;驾驶员考试合格后,20天以内保证发证;农民到县站办事保证一次性办完的服务承诺。开展“一站式”服务。并挂有导示图和公示板,使前来办事的农民不出大厅就可办完一切手续。在厅内还配备了休息桌椅、开水和水杯,给农民机手一种到家的感觉,方便了养机户。 三是以治理公路“三乱”为重点,整顿监理行风。2003年从整顿监理行风入手,围绕公路“三乱”治理,在7—9月份,利用2个月时间,认真开展了思想、作风、执法和组织整顿。针对个别监理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按时上缴办证和落籍款及群众意见大、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和处理,将3名违纪的监理员调离监理岗位,并对其中一名情节较重的给予了行政警告处分。 三、实现“三个提高” 一是提高服务水平。在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年检审中,监理人员积极做好机车技术状态的检验工作,发现机车故障,就地排除,并帮助保养、维修防护网和安全链等主要安全设施。两年来,共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1520台(次)。为确保车辆整容质量,今年,县监理站特意在乌兰浩特市统一定购了特等磁漆1500公斤,用于全县的农用拖拉机整容。为方便群众,在边远地区,他们采取了多设检审点的办法,深入到村、屯,就地就近进行检审。还现场办理落籍、培训、换证及过户手续,深受广大驾驶员和养机户的欢迎。同时,针对农用拖拉机及运输车日益增多,事故隐患加大的实际情况,对乡间道路及易发生事故的作业场地和集散地,加强了田检路查工作。两年来,共田检路查5.6万台(次),纠正违章6800台(次),解答技术疑难问题3120多条,使农村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是提高农机挂牌率。“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农民驾驶员的遵纪守法意识,使他们把机车落籍和参加初训、考证变成了自觉的行动。据统计,两年来,共落籍机车4224台,初训驾驶员3438人。 三是提高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年检审率。两年来,拖拉机的年检率和驾驶员的审验率分别达到9 5%以上。农机事故率控制在1‰以下,杜绝了重大机械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优化了农机安全生产环境,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孟宪文 郭文军)
蛟河市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吉林市东南远郊,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松花江上游,全市总面积为6429.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7万,其中农业人口为24.87万人。全市土地总面积902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2032公顷,旱田78901公顷。水、旱田宜机耕面积分别占80%和50%。全市截止2003年末拖拉机总保有量12245台,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331台,大中型水稻插秧机3台。与大型配套的机引犁27台,旋耕机54台,机引耙27台,灭茬机4台;与小型机配套的机引犁4235台,旋耕机340台,机引耙7340台,机引播种机4281台,化肥深施机283台,灭茬机1340台。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水田作业,翻耙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育苗基本实现了大棚盘育苗,插秧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80%机械插秧下降到现在的基本上手抛秧和手插秧,原因是老式插秧机已基本上报废和淘汰,而新型的、价格为农民所接受的、质量又能过关的新插秧机未研制出来。除草作业已全部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收获脱粒作业,全市推广了广西产背负式水稻割晒机和四平产小型联合收割机,但因多方面的原因,推广效果均不理想。脱粒仍采用上世纪70年代的电动人力脱粒机。旱田作业,前期的灭茬、起垅、播种、中耕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后期的收获作业仍是人力作业,场上作业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机械人力混合脱粒,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出路 以蛟河市河南街杨木林子宋学民为例,宋家七口人,宋和妻子劳动(家庭成员还有一位老人和四个孩子),耕种土地9公顷,其中承包他人土地7公顷。拥有上海50拖拉机一台,长春250一台,12马力手扶一台,旋耕机一台,播种机二台,中耕犁二台,水田犁一台,水稻割晒机一台,水田叶轮及耙各一台。宋学民2003年的纯收入为57695元,这只是一个保守数字,既使这样宋学民的人均收入为8242元,是全市农民人均收入3450元的2.4倍。 宋学民的例子使我们得到启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出路就是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土地向养机大户种田能手集中。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模式呢?从杨木屯的实际看,该村是朝鲜族村,近几年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朝鲜族村民走上了走出家门、出国打工的路子,年轻力壮的男女村民大部分去了韩国,家里只剩下了老幼病残看家护院。这样就使一定数量的耕地自然流向农机大户手中。另外,该村距蛟河市较近,一些年轻人和能工巧匠都进城创业,实现梦想,闲置的土地给农机户创造了条件。政府扶持发展第三产业和农民工进城的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置换出一部分土地也为农机化作业扩大了空间。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除自然条件外,人们的思想观念、政策导向、周围环境等都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着制约与促进作用。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前景展望 年初,中央发布了1号文件,11月1日又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央两个法规性文件的出台,使农机人为之一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使我国农机化发展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两个法规性文件的中心点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鼓励、扶持、保护农民购机、养机、用机的积极性及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能否尽快使中央政策落实到位是农机人翘首以盼的喜事。从养机户宋学民所拥有的机具来看大部分都是购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机具,耗油率、维修费、支出大,新机具价格贵,按农民现有的经济能力承受不了,推进农机化的发展,尚需国家给予一定的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对农民发展机械化是最大的鞭策,随着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学习、宣传、落实,必然会调动起广大农机人和养机户的积极性,今后一段时期必将出现一个农业机械化大发展的喜人景象。(耿义章) |
|
作者/出处:吉林省农机管理总站
阅读次数 [30391]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