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湖北:柴油价格暴涨 不少农机“趴窝” |
2006-9-21 |
|
|
|
眼下,我省秋收、秋播全面展开,正是各种农机大显身手的时刻。但是,不少地方却出现了农机“趴窝”的不正常现象。究其原因,是持续上升的柴油价格导致的,这已成为加快发展我省农业机械化步伐的重大障碍。 据统计,2004年农用柴油每升2.90元,2005年3.62元,2006年4.77元,涨幅达64.5%。燃油价格的上涨导致农机作业成本迅速增加。 以我省常用的久保田488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其年均作业量为2500亩,耗油4.6吨。由于燃油价格增长,2006年较2004年增加燃油费用1万元左右,再考虑润滑油等其他涨价因素,2006年较2004年增加作业成本每台超过1.3万元。 成本增加同时,农机服务收费价格却提不起来。以我省农民目前的收入,一时很难接受机耕、机整和机收方面的大幅度调价。 荆州市农机大户普遍反映,在农机服务价格调不起来的情况下,增加的燃油费用只能由自己承担。目前,耕、耙、播等农机作业环节已基本无利可图。部分农机户因为用不起油,大量有效作业合同无法履约,机械作业量锐减。 一些农机大户甚至萌发了卖机的念头。襄阳区古驿镇农民杨随同家里各种配套农具齐全,2005年以前全家20亩地基本都是用机械进行耕种收。今年燃油价格上涨后,他又买了一头耕牛,以便在劳力不太紧张的情况下采用耕牛耕种。 以平原地区稻麦连作为例,平均每年每亩地耕、耙、种、收各两遍,仅主要作业环节机械作业费用就要增加40元。严重影响了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各方的建议主要包括:政府应加大对农机作业燃油补贴的力度,降低农民种田成本。燃油补贴不能搞“绝对平均”,应对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燃油补贴。加大农忙时节的燃油供应调控力度,确保农忙季节农机作业用油。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