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山东创新发展七种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形式 |
2006-9-28 |
|
|
|
近年来,山东省农机部门在建立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工作中,按照“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规范化,服务群体产业化”和“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思路,在改革发展基层农机站的同时,用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改革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机站、农机协会、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骨干,以农机户为主体的农机服务组织新体系。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1.2万个,成为农村市场经济中新的微观主体,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归纳起来,山东省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主要有七种形式: 1. 农机协会。由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和支持农机化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组织起来的一种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自我服务性群众组织。农机协会在农机部门的指导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全省已发展各级农机协会450多个。 2. 新型乡镇农机站。现有的乡镇农机站根据市场需求,加强管理,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水平更高、服务功能更强、机制更灵活、发展后劲更足。肥城市老城镇农机站,采取灵活的服务和经营机制,使自身实力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不但拥有各类大型农业机械40余台,固定资产300多万元,而且开拓了农田作业、农机工程开发、农机培训、供应、修理等多项服务领域,年产值达300多万元,2005年实现农机经营服务纯收入90万元。 3. 站改农机服务股份公司。指导转为经济实体的乡镇农机站,以原有站办实体固定资产折价入股,整体改制成农机股份作业公司,并吸引其他机械、资金、技术等入股,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完善融资、分配和利益联结等机制,形成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肥城市仪阳乡农机作业公司,2004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05年经营服务收入就达80多万元。目前,全省已建立乡镇农机服务股份公司126个。 4. 农机服务合作社。由多种农机经营体按协议或合同联合起来,通过带机入社、带资入社等,组成机械组合、人员协作的农机服务合作社。这种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机户个体经营与大规模农机作业之间的矛盾。目前,全省已建立农机服务合作社近300个。莱州市西由农机服务合作社,由原来的农机作业队和10个农机联户及近百个农机户组成,优化配置机具,发挥合作优势,为机手和农民服务,深受农机经营者和农民的欢迎。 5. 农机大户领办农机作业公司。发挥农机专业大户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威信高的优势,吸收其他农机使用者,组成农机服务组织,实行专业化作业服务。龙口市王格庄村农机大户刘宏来,在专业作业的基础上,联合两名有种植机械的农机户,开展收获、种植一条龙作业,年机收纯收入 9万多元。目前,全省农机大户领办的农机作业公司已发展到160多个。 6. 农机专业大户。农机专业大户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利用农机大户遍及乡村各地、影响力大的优势,发挥其流动宣传站、服务带头人、增收示范点和新技术推广员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增加作业服务收入。目前,全省农机资产10-25万元的农机大户8600个,3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1300多个。 7. 农机经纪人队伍。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农机经纪人密切了农机服务供求联系,活跃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专业的中介服务队伍,成为农村组织农机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 “农机红娘”。目前,全省农机经纪人已发展1400多个,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
|
|